2008年8月29日星期五

背景离乡,你有归属感吗?   
 文/水木然       当你背上行囊又要踏上离家的路途;又要依依不舍的道别亲人的时候,你是不是再三回首凝望自己的家乡,心底涌起了无限的惆怅……    三十一年之前,邓小平同志大胆的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策略。划出了经济特区,并率先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各项照顾政策。于是出现了一批来到中国南方的创业者,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大胆的干了起来。这是最初的背井离乡的人。于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习性受到了冲击。就人的生物本性而言,并不是像候鸟那样需要在不同区域间作来回的迁徙。人,特别是中国人往往习惯于生活在他自己的家乡、生存在生他养他的环境。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许多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也被颠覆。世事变迁的本质是人类思想的变迁。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的经济硕果累累,各项条件已经成熟,更是许多追梦人的理想去处,那些想出去闯一番天地的人潮流般涌来奋斗、创业。还有一部分人,随着眼界的大开,看到了外面世界的花花绿绿,就急迫于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他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渴望。当然,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多一部分人是被生活所迫,比如广大中部省份农村地区的农民们,这种情况下,他们再在家里依赖农作物已经无法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的。于是只有远离家乡、告别亲人,成群结队的出去打工,所以最近几年出来一个新名词——农民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学毕业生们,他们因为羡慕发达地区的各项优越条件,而投奔到各大城市成为了上班族。大量的人口涌向沿海发达城市,形成边缘群体。这是中国当代经济模式下的人们生存现状。     小雪的家远在兰州,她07年在中部的一个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杭州萧山区的一家纺织企业做纺织品设计,08年的春节她在家只呆了十天不到便赶了回来,她这样告诉我们:“当妈妈送我上火车的瞬间,我一下子哭了。当时真有不过来了的冲动。不过还好,我这样安慰自己:幸好那里还有我的许多同学,虽然大家都是从外地过来的,但是大家在工作之余就会在一起玩,就像一家人一样……”    小雪还说:“虽然我真的想回家,但是因为学的是纺织专业,我们家那边纺织企业很少,零散的几家纺织企业的机器设备也很落后,江浙这边纺织业很发达,还是这里有前途,就只有在这边做了。至于以后怎么打算,我也还没想过……”    代同学家是长沙那边的,他说:“今年过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但是我还是按照上班时间赶回浙江来了。父亲去世的早,家里就我妈妈自己了,来的时候看着家里那么大的院子就我妈妈一个人在那住,心底突然一阵凄凉。送我来的时候妈妈哭了,我也哭了。说实在的,我也很想回去,但是专业限制,我只能先在这里干一段时间了,虽然纺织业这两年形式不好,但是相信只要做好了还是有前途的,我想给妈妈物质上的安慰或许是最好的报答方式吧……”    ……    这只是两位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所发出的感叹,他们的现状正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缩影,也是出门在外谋取生路的打工者的缩影。一方面,怀揣梦想而来,一方面又是被逼无奈。    也许有人要这样说:远离家门是你们自愿,又没有人强迫你们。其实大多人都是迫不得已,这跟中国的倾斜政策有关,许多优惠的政策是只在某些地区照顾施行。大城市企业多、就业机会也多。正像上面的两位同学所说的那样,江浙这边纺织业发达,只有在这边奋斗才有前途。    在许多中西部的农村地区,普通农家的孩子要想成家立业的话,那么举办婚礼、建造新房、结婚彩礼等等要花费十几万,而这些钱单单靠在农村种地是不可能挣来的。于是农村的孩子们在十六、十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出去打工,男孩子打工是为了建新房娶媳妇,女孩子打工是为了给自己购买嫁妆。而等他们结了婚之后不到几个月,又要双双出去打工。运气好的夫妇还能找到同一个企业或者同一个地方,有的却分居异地,根本享受不了天伦之乐。还有许多农村的中年父母们为了供养自己的孩子读书、读大学,也不辞劳苦的加入到这股打工洪流中。在他们眼里,宁愿自己吃一辈子苦,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女再像他们一样在农村受苦,于是,年轻人和中年人都离开了,许多农村都只剩下老人和空巢。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外出的情况多种多样的。许多人之所以到外边去闯闯为了自己的理想。因为中国的各项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这个地区这方面发达,那个地区那方面发达,比如,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于是那里就流浪有许多‘北漂一族’;许许多多的怀揣着能一夜成名的艺人。    总之,别管你是来干什么的,你都是一个漂泊他乡的外来者。作为一名外来者,你有归属感吗?    心理学家说,所谓的归属感其实就是感觉你自己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组织、地域或群体,感觉自己就是属于那里的,时刻有着被呵护的感觉。你在他乡是不是会经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不是经常感觉自己只是在这个城市周围徘徊?事实上,每个区域的文化、观念、传统各不相同,造成每个区域的人行为有差异。而外来的人是就很难真正的融入其中的。另外,中国的户口制度和住房、医疗、保险都是牵连在一起的。外地人和本地人享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外来者往往还被外界所冷落和歧视,有的人甚至还遭遇过排斥。通常在工作之余会失意、怀旧、落寞、孤独等等。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从外地赶回家刚呆上个几天,可是却又不得不收拾包袱离开,当父母依依不舍的把你送出家门,一再叮嘱那些琐碎的小事,你是那么不情愿的向前迈步,心中充满了酸楚,一再回头望……     另外,远在外地工作的我们,并不是事事顺心。有时候需要面对复杂的工作、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上级的苛刻,这些东西使再坚强的人也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朋友的支持。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小圈子之中,许多圈子都是为了利益而存在的。俗话说: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常大家的目的一旦达成了,所谓的朋友关系也就解散了。人都是有感情的,人需要人文关怀。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溢出酸酸的味道?     进一步思考一下,我们出来又大部分都是受利益的驱使。这里往往有我们的家乡不具备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又不满足于自身的物质现状,毕竟当代人对物质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所以千里迢迢的出来奋斗。包括那部分被现实逼迫的人,我们牺牲了自己最传统和根本的幸福。人们常说:安居乐业。但是,‘安居’对于多少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估计只有那些在外漂泊的人能真正的理解。    当然我们最后得到了物质上的安慰,甚至偶尔还会多多少少的得到所谓‘衣锦还乡’的荣耀。这些东西也许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因漂泊不定而受到的酸楚。但是,用钱能买到的东西怎么可能永恒呢?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心灵迫切需要一种安慰。繁华终会落尽,真情才是永远。    早在1998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位心理学专家就这样预言:随着中国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心理疾病对自身生存和健康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    心理学家说,归属感不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少兴趣爱好;不喜欢读书看报,不注重汲取各种知识营养;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通过以上表现,看看你是不是缺乏归属感?    一个城市让你有了归属感,于是你决定在这里安家;一个公司让你有了归属感,于是你决定一心一意为它奉献;一个女人或男人让你有了归属,于是你决定和她或他成家。然而现在很多人却很难能融入所在的城市、所在的企业还有身边的人,他们对上班的感觉比较麻木,与企业内部的同事也合不来,总感觉没有共同语言;爱情对于在外漂泊的人来说也更加奢侈。他们只为上班而上班,觉的能混一天是一天,根本不会关心企业的赢利状况,有的人还总感觉身边的同事会经常在暗地里对自己说三道四,不信任周围的人,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归属感。另外,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矛盾暂时的凸显出来,人们由于急于成功而心态浮躁。大众普遍带有一点心理上的危机。因此,缺乏归属感,是我们当代人心理困扰中的一种?    《我想有个家》,《流浪歌》,《离家的孩子》,《在他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等等,这些动听又辛酸的歌曲都浓浓的抒发了这种情怀,如果你再次真正用心的去听听它们,你会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忧伤谁能读懂?    正因为许多人没有归属感,所以每年的春节,人们都大批大批的往家赶。于是,中国的“春运”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社会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春运”般的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迁徙活动。每年几亿人口集体迁徙,刚一落脚又要匆忙返回,在历史上实在是很罕见的。

1 条评论:

匿名 说...

好帖啊